心理健康
首頁  >  學工在線  >  心理健康  >  正文
如何在大學正确處理人際關系?

發布時間:2016-04-14 點擊數:

當今高校,提高交往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作為高校教育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現代社會對人們的交往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養這方面的能力應該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針對部分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問題,我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其提供幫助。
1.認識交往的必要性。人是群體性活動的社會動物,群體活動需要分工合作,這使交往成為必要。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和諧,而和諧社會的建立離不開交往,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支持幫助和寬容理解。我們要教育有交往心理障礙的學生,特别是有自卑感的學生,要充分認識人際交往的必要性,樹立團隊精神和樂于交往的良好心态,積極地溶入集體。要正确地認識自我和他人,在此基礎上既悅納自我,也悅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提高社交能力,在學習他人長處中彌補自己的不足,由此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
2.明确交往的基本原則。人際交往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這些原則包括:平等原則。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堅持平等原則就必須學會自尊并懂得尊重他人。在這個問題上,持自傲心理是不能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誠信原則。強調在交往中要真誠待人,講真話不講假話;要信守承諾。寬容原則。要克服交往中的嫉妒心理和猜疑心理,培養博大的胸懷,學會寬容别人。當出現矛盾時,要求同存異,對别人多一些理解和諒解。适度原則。交往的時間要适度,不因過多交往影響學習;交往的程度要适度,距離産生美,人際交往也應保持一定距離,這利于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際關系;與異性交往更要适度。

3.了解人際交往的内容和要求。大學生人際交往在廣義上包括與社會各界人士的交往,在狹義上主要包括同學交往、師生交往、學生與家長的交往,同學交往又包含了男生之間、女生之間、男女生之間、本班同學之間、本班同學與外班同學之間的交往等諸多内容。我們在幫助學生提高交往能力的過程中,要使其了解交往的内容,同時要對不同交往的具體要求進行指導,使他們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