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首頁  >  學工在線  >  心理健康  >  正文
如何通過打破心理屏障更好投入大學學習?

發布時間:2016-04-14 點擊數: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一個心理問題高發群體。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存在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我們在做心理咨詢的時候要從實際出發,對于部分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應該遵循心理學的一般規律,走進學生的内心世界,做好心理咨詢教育工作。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開講座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和設立心理咨詢中心或工作室由專門心理老師進行個别咨詢,效果都非常好。針對部分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應該做好相關工作動員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

1.幫助學生明确目标,端正學習态度。一是認清需要,激發學習動機。不少大學生缺乏動力,是因為學習的内在需要不足,因而處于“要我學”的消極狀态。我們第一位的工作是要幫助他們認識他們的心理需要,啟發内在自覺。學習體現着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人生追求中的第一需要。如果學生真正從内心認清了這一需要,自然會形成要求學習的動機。二是明确目标,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在認清需要的思想基礎上,應學生确立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個人實際,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加強宣傳,形成熱愛學習的輿論氛圍。從周圍的心理氛圍上提升對學習的熱愛。

2.以抓學風為主線,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針對存在的問題,一要循循善誘,幫助學生逐步改變壞習慣,養成适應高等教育階段學習的好習慣;二要加強守紀教育,實行必要的紀律考核和懲戒,促進學生不良習慣的改變。

3.以改進教學方法為重點,培養學習興趣。開展學習競賽,通過獎勵先進,鞭策後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心理上打破學生對學習的恐慌和自卑心理,讓他們對學習産生興趣,自主感興趣的去學習,學會從學習中獲取樂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