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
    首頁  >  學術活動  >  正文
    複旦大學曹錦旭和太原理工大學黃毅博士來校作學術講座

    發布時間:2021-04-25 點擊數:

    本網訊(通訊員 彭林峰)4月22日下午,複旦大學藥學院藥劑學專業博士生曹錦旭和太原理工大學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黃毅博士應邀在化工大樓多功能報告廳分别作題為“酶響應型納米粒調控胰腺癌遞藥屏障的研究”和“中低變質程度煤熱解焦油精制環烷基油品基礎研究”的學術講座,報告會由77779193永利官网副院長龍思會教授主持,77779193永利官网師生聆聽了報告。

    曹錦旭從酶響應型納米粒調控胰腺癌遞藥屏障的研究為出發點,将學術報告總體分為兩個部分來講述。第一個部分從:1.TM33-GON/TNA納米粒的制備和表征;2.TM33-GON/TNA的體内遞送考察;3.TM33-GON/TNA體内調控血管屏障的考察;4.TM33-GON/TNA聯合Nab-PTX的體内藥效學評價;5.TM33-GON/TNA的體内安全性的初步評價等五個方面介紹了酶響應型納米粒的調控機制。第二個部分從“可序貫突破血管和基質的納米粒RFC-GON/ATRA調控胰腺癌基質微環境的研究”展開講解,總共包含四個方面:1.RFC-GON/ATRA納米粒的制備和表征;2. RFC-GON/ATRA體外遞送效率及調控效果評價;3. RFC-GON/ATRA體内遞送效率及調控效果評價;4. RFC-GON/ATRA聯合DOX-Lip的體内藥效學評價。兩個部分講解細緻入微,引起同學們認真思考,認真求學的濃厚氛圍。

    黃毅博士分别從:1.典型的中低變質程度煤熱解工藝與産物分布特征;2.煤焦油中酚類化合物萃取精流分離;3.煤焦油制氫制環烷基油品工藝過程分析;4.煤焦油制高性能航天燃料全過程優化與系統評價等四個方面詳細講述了中低變質程度煤熱解焦油精制環烷基油品基礎研究,讓同學們學到了更多關于石油能源的化學工藝。提問環節,兩位博士分别對在場師生進行了細緻解答。

    本次講座不僅讓在場師生開闊眼界,啟發思路,還對學院的學科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曹錦旭簡介:

    2014年沈陽藥科大學藥學專業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17年沈陽藥科大學藥劑學專業畢業,獲得藥學碩士學位;2017年9月至今就讀于複旦大學藥學院藥劑學專業,拟于2021年6月畢業并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通過構建“量體裁衣”式的智能納米遞釋系統,有效地調控胰腺癌等惡性腫瘤的生物屏障,以解決常規納米化療劑腫瘤血管難外溢和瘤内基質難滲透等問題,有助于提高臨床現有納米化療劑的腫瘤遞送效率和抗癌效果,具有一定的轉化潛力。相關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發表在Biomaterial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等學術期刊。

    黃毅博士簡介:

    太原理工大學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能源化工與系統工程應用基礎,針對中低變質程度煤熱解焦油的化學組成結構特點,設計高效高值轉化利用合成功能化學品工藝,以期實現中低溫煤焦油高效清潔轉化利用的同時,獲得高附加值産品。基于非線性優化理論對煤基多聯産系統以能量、經濟、環境指标為目标函數的煤化工耦合集成系統進行優化,為煤的分級轉化工藝的實施、技術的集成方式提供了創新方案。在Applied Energy等期刊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8篇,申請發明專利兩件。

    (審稿:王雪梅)

    主講人 時間
    地點
    年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