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盧康康)3月16日下午,應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院,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邀請,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楊亞研究員在流芳校區化工大樓六樓多功能報告廳作了一場題為“複合與耦合納米發電機”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77779193永利官网副院長龍思會教授主持,77779193永利官网師生聆聽了報告。

報告開始,楊亞研究員為我們介紹了基于新型微納米材料摩擦起電的微型發電機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新型發電機的應用前景,工作原理以及他們研究團隊在新型微納米發電機領域取得的國際性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指出了新型複合與耦合納米發電機與傳統風力發電機相比具有更低的建設成本,更高的風能利用率和更好的安全性能等優點。同時這類新型發電機可以幫助許多電子設備對于傳統蓄電池的依賴,延長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在提升電子設備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緩解能源壓力,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随着報告的深入,除了對于自己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詳細講解外,楊亞研究員還給我們分享了自己團隊在實際科研過程中如何一步步發現問題到進行深入研究找到突破點,再到最後成功解決問題的曆程。楊亞研究員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現身說法,号召在座師生要留意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實驗過程中對于一些偶然的細微現象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捕捉細節并善于思考。楊亞研究員的分享對于現場廣大師生具有重大啟發作用,同時對于廣大學子養成良好的科研素養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報告結束後,在場師生和楊亞研究員以現場提問的方式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對于在場師生提出的衆多問題,楊亞研究員一一進行了生動詳盡的解答。最後由龍思會教授總結了此次報告,并對楊亞研究員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本次講座不僅讓在場師生開闊眼界,啟發思路,還對學院的學科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楊亞研究員簡介:
楊亞,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微納能源與傳感實驗室負責人。在微納能源與傳感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原創性和開創性研究成果。以構建高性能多效應耦合納米發電機和高精度自供電傳感器陣列為目标,從半導體納米材料的設計和可控制備出發,探索力-熱-光耦合效應對納米發電機的調制機理,在新型耦合納米發電機的設計和集成、基于納米發電機的自驅動傳感器、柔性大規模傳感陣列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國際雜志Science Advance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和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雜志上發表SCI學術論文190餘篇。撰寫并出版英文專著1部。
研究結果被各類著名國際學術媒體如Nature Photonics、AAAS、Cell Press、The Guardian等作為亮點報道。論文總引用數11000餘次,H因子63 (Web of Science的數據)。已申請和授權的中國專利40餘項。獲2018年國家自 然科學二等獎和2010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四完成人],博士論文被評為2013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擔任國際學術會議分會主席5次,擔任Nanoenergy Advances雜志主編,擔任Nano-MicroLetters、iScience、Nanoscale、Nanoscale Advances、Scientific Reports、Nanomaterials和Energies雜志編委委員,Research、iScience、Nanomaterials和Energies雜志Guest Editor,國際學術會議分會主席5次,被邀請做過50多次學術演講或邀請報告。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等近20項基金課題。(審稿: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