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
    首頁  >  學術活動  >  正文
    武漢大學李振教授來我校做學術報告

    發布時間:2022-11-22 點擊數:

    武漢大學李振教授來我校做學術報告

    本網訊(通訊員高宛如)五秩耕耘傳薪火,砥砺奮進創一流。值77779193永利官网五十華誕校慶學術活動周之際,應77779193永利官网、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邀請,1118日上午,武漢大學李振教授在流芳校區大化工樓六樓多功能報告廳作了題為“從單個分子到分子聚集态科學”的精彩學術報告。報告會由77779193永利官网副院長龍思會教授主持,77779193永利官网及相關學院200餘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李教授從“個人到群體”過渡到“單個分子到聚集态科學”,引出了“分子在聚集态有哪些獨特的、有别于單個分子的性質”這一關鍵問題。由于研究一群分子的難度太大,如何有效地探究聚集體對于材料光電特性的影響是一個艱巨的挑戰。科學的研究遵循由簡至繁,自淺入深的探索曆程,變化的分子結構缤紛了萬千世界,炫酷的發光現象璀璨了衣食住行。一滴滴水珠融入大海,一個個分子彙聚成材料,群體與個體相互關聯,當分子排列牽引了堆積方式,分子聚集态行為随之呈現出可能的夢幻性能。李教授為我們介紹了從較小的聚集體結構二聚體出發,探究了不同分子堆積對于材料性能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其二階非線性光學特性、有機力緻發光以及室溫磷光的影響。最後,李教授總結了課題組多年以來的研究工作并對聚集體科學的未來發展方向做了展望,為研究聚集體科學奏響了美妙的“MUSIC (MolecularUniting Set Identified Characteristic)”。                                        

    此次報告中,多功能報告廳座無虛席,師生們興趣濃厚。報告結束後,李教授與在場師生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讨論,并詳細解答了“是否可以通過改變磁場來改變分子的聚集态”“體内分子成像時,如何使其具有靶向性”等問題。此次講座,不僅讓在場師生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拓展了思維,還對學科發展和合作交流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龍思會教授總結了此次報告,并對李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

       李振教授簡介:    

    李振,博士,武漢大學教授,天津大學講席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入選者,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ellowof RSC)。中國化學會聚集發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第八屆科技委員會委員(化學化工學部)。至今已發表SCI論文200餘篇,被引用20000次, h指數為81。獲授權發明專利26項,撰寫《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合著)-書。曾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現為《有機化學》、《化學學報》、《PolymerBulletin》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Science》、《中國科學: 化學》、《Materials ChemistryFrontiers》、《ACS Omega》、《JPhys Materials》、《Aggregates》、《CellReports Physical Science》編委或者顧問編委。            

                                                 

                                                                審稿  汪鐵林        

    主講人 時間
    地點
    年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