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公毅 古雙喜)12月4日上午,應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院、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邀請,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董秀琴副教授在流芳校區大化工樓六樓多功能報告廳作了題為“The Strategy ofNoncovalent Inte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Chiral Bisphosphorus Ligand for the AsymmetricHydrogenation”的精彩學術報告。報告會由77779193永利官网副院長龍思會教授主持,77779193永利官网及相關學院100餘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首先,董老師從不對稱氫化領域中手性配體所起的決定作用以及配體的設計原則引出今天的報告主題,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介紹:第一部分介紹了受酶催化啟發,合理設計将有機小分子催化與金屬催化相結合發展新型手性有機金屬催化劑;第二部分為基于有機小分子中硫脲基團與底物間存在的氫鍵或離子對作用,設計合成ZhaoPhos系列手性配體,并詳細介紹該配體在官能團的烯烴、亞胺以及氮雜芳香化合物的不對稱氫化中的廣泛應用,高效地構築手性藥物分子以及活性中間體;第三部分基于離子對相互作用和三相限受阻模型,設計合成WudaPhos系列手性配體,展示了該催化體系在不飽和羧酸、磺酸、磷酸以及其他不飽和類底物不對稱氫化中的應用。

此次報告中,多功能報告廳座無虛席,師生們興趣濃厚。報告結束後,董老師與在場師生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讨論,并詳細解答了提問。此次講座,不僅讓在場師生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拓展了思維,還對學科發展和合作交流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龍思會教授總結了此次報告,并對董老師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
董秀琴副教授簡介:
董秀琴,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7年畢業于黃岡師範學院獲學士學位,2007-2012年在武漢大學進行碩博連讀博士學位,2012-2014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5年起在武漢大學開展研究工作。主要從事于發展新型手性膦配體及其在不對稱催化反應中的應用研究,運用不對稱催化反應高效構建手性藥物或生物活性分子關鍵中間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cc.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Chem. Int. Ed.、Chem. Sci.、ACSCatal.、iScience、Org.Lett.、Chem.Commun.、Org.Chem. Front.和Adv. Syn. Catal.等雜志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拔尖創新人才類等六項基金。
(審稿人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