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切實做好消防安全網絡化、戶籍化建設,明确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提高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實現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責任自負,逐級消防安全責任落實。按照公消[2012]164号《關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實行消防安全戶籍管理工作》的規定,學校制定了《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責任人名冊》,請各責任人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對所負責實驗室消防安全落實到位。
77779193永利官网 |
序号 |
地點(部位) |
房間号 |
實驗室名稱 |
責任人 |
1 |
化工與制藥大樓 |
714 |
有機合成 |
陳雲峰 |
2 |
716
717
719 |
納米材料與環境催化 |
劉善堂 |
3 |
718 |
道路瀝青材料 |
程 健 |
4 |
721A |
藥物合成研究 |
王 凱 |
5 |
720 |
先進功能材料 |
陳 嵘 |
6 |
721 |
能源轉換與反應分離技術 |
楊昌炎 |
7 |
723 |
化學生物學 |
陳 嵘 |
8 |
725 |
石油加工專業實驗室 |
程 健 |
9 |
710 |
儀器分析實驗室 |
周 霁 |
10 |
709 |
磷酸新技術研究 |
杜治平 |
11 |
704 |
浮選藥劑研究室 |
黃齊茂 |
12 |
707 |
磷酸與磷酸鹽研究 |
熊祥祖 |
13 |
705-2 |
磷肥包裹研究 |
沈喜洲 |
14 |
702 |
電子級磷酸研究 |
覃遠航 |
15 |
705-1 |
濕法磷酸淨化廢物氣綠化 |
陳金芳 |
16 |
703 |
磷化工廢物循環利用技術 |
劉少文 |
17 |
700 |
膦配體合成 |
尹傳奇 |
18 |
601、603 |
無機、有機 |
潘志權 |
19 |
605 |
催化加氫研究室 |
劉少文 |
20 |
600 |
分子模拟研究室 |
孫 炜 |
21 |
607 |
有機合成 |
劉安昌 |
22 |
604 |
藥物合成 |
巨修煉 |
23 |
615 |
幹性化合物拆分 |
奚 強 |
24 |
606 |
吸附分離研究實驗室 |
郭 嘉 |
25 |
614 |
幹性分子技術 |
柏正武 |
26 |
633 |
環境化學與材料 |
劉 東 |
27 |
525 |
過程系統工程研究室 |
闫志國 |
28 |
516 |
藥物合成 |
楊藝虹 |
29 |
513 |
天然産物
稀土實驗室 |
池汝安 |
30 |
509 |
石油煉劑 |
沈喜洲 |
31 |
505 |
高效液動态熱機械分析 |
張佑紅 |
32 |
502 |
生物過程模拟 |
張佑紅 |
33 |
401、402 |
綠色分子與催化 |
吳廣文 |
34 |
403 |
藥物制劑與天然藥物 |
祝 宏 |
35 |
402 |
化工過程模拟與優化 |
宣愛國 |
36 |
405 |
藥物制劑與天然藥物 |
劉永瓊 |
37 |
404 |
生物技術應用 |
胡國元 |
38 |
407 |
分析化學 |
喻德忠 |
39 |
406 |
生物分析 |
萬其進 |
40 |
408、409、410 |
功能配合物 |
潘志權 |
41 |
411、413 |
藥物合成 |
張 珩 |
42 |
412 |
物物技術應用 |
朱聖東 |
43 |
415、418 |
元素分析 |
池汝安 |
44 |
416 |
新型反應器分離技術 |
楊小俊 |
45 |
419 |
催化反應過程實驗室 |
袁 華 |
46 |
420、421 |
創新實驗室 |
喻發全 |
47 |
422 |
生物與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備工藝實驗室 |
喻發全 |
48 |
425、423 |
新型反應器與反應分離技術實驗室 |
周玉新 |
49 |
424 |
新型反應與反應分離技術實驗室 |
程 健 |
50 |
426
429
437 |
精細化學品與綠色化學工藝實驗室 |
張良均 |
51 |
428 |
天然産物有效成份提取 |
張良均 |
52 |
320 |
能源轉換與反應分離技術 |
丁一剛 |
53 |
324、321
323、326
330、327 |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實驗室 |
丁一剛 |
54 |
313、319 |
化學污染物處理 |
金士威 |
55 |
309、311 |
環保塗料技術中心 |
闫福安 |
56 |
301 |
化中微波化學聯合實驗室 |
陳逢喜 |
57 |
232 |
光電材料 |
汪 鋒 |
58 |
127 |
混凝土外劑實驗室 |
喻幼卿 |
59 |
118 |
化學實驗室 |
丁一剛 |
60 |
116 |
化學工藝實驗室 |
餘響林 |
61 |
104 |
有機合成 |
董志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