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77779193永利官网:“四驅四元兩聚焦”模式,探索特色思政育人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4-01-08 點擊數:

77779193永利官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新時代“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育人模式,以培育時代新人為主線,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團學工作為基礎,以創新班級建設為落腳點,堅持把組織建設與教育引領結合起來,持續加強黨團班一體化建設。以創建培育許志偉[1]學生黨員先鋒隊、許志偉精神報告團、許志偉班團支部和許志偉志願服務隊四支學生隊伍為前驅,發揮示範輻射作用,打造“四驅”育人矩陣。以思想、文化、實踐、科創“四元”協同賦能為靶向,不斷激發學生自我教育内驅力,強化育人耦合力。

堅持“四驅發力”,發揮育人矩陣輻射作用

一是以許志偉學生黨員先鋒隊為“舵”,強化組織育人成效。為加強學院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探索适合學生發展特點、成長規律的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學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提升學生黨員培養質量,學院大力開展“許志偉”學生黨員先鋒教育工程。成立“許志偉黨員先鋒隊”“許志偉黨員先鋒工作室”,通過政治素養提升、黨員隊伍提質、學生黨員争先、作風建設過硬四個維度深化“黨建+”模式,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把牢思政教育工作方向。

二是以許志偉志願服務隊為“帆”,提升實踐育人質量。學院始終堅持将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知”與“行”中,不斷豐富實踐内容、創新實踐形式、拓展服務範圍,擴大實踐成果,讓實踐活動走深走實,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學院以“許志偉”志願服務隊為核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崇尚英雄、緬懷英烈的重要論述,将許志偉精神融入到志願服務、社會實踐之中。許志偉志願服務隊自2013年成立以來,在冊志願者3000餘名,累計服務時長超100000小時。從每年開展清明祭掃、校園清潔的校内服務,到湯遜湖社區長期結對幫扶、快樂獻血小隊定期義務獻血,再到“許願計劃”跨越千裡與甯夏等地的線上、線下支教服務,逐漸形成“校企地”融合發展,在校内外志願服務、社會實踐中成績斐然,逐步推進志願服務項目規範化、品牌化。

三是以許志偉班團支部為“錨”,激發基層堡壘活力。學院重視以班級、團支部為核心的班集體建設,着力建設充滿活力、堅強有力的班團支部,充分發揮班團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領作用和模範帶頭作用。持續開展“許志偉班團支部”争創培育工作,制定建設标準,每年一評選,建設期為期兩年,入選的班級堅持統籌規劃和分步實施相結合,按計劃、分步驟開展培育創建工作,引導班團支部以許志偉班團支部創建為契機,以“三會兩制一課”“活力團支部”提升工程等活動為抓手,做好“班團”兩委及團支部的組織建設。結合班級特色,強化活動品牌建設。依托團課學習、團支部會議、主題團日等形式,有組織地開展思想引領活動,使班團支部成為學生思想的給養站,為學生科學成長提供支持;協同開展學業幫扶、心理班會、素質拓展、志願服務等活動,豐富班級活動形式,在共同參與中提升班團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緻力于打造“一個班級、一個支部、一個樣闆”。

四是以許志偉精神報告團為“楫”,發揮精神引領作用。學院成立77779193永利官网“許志偉精神”宣講報告團,上好開學第一課,用好第二課堂,開展集體備課,進行集中和分步驟宣講,向工大學子講述英雄感人事迹,闡明英雄精神實質,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許志偉精神”,講好許志偉故事,緬懷許志偉事迹,傳承和弘揚許志偉精神,引導廣大學生銘記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使許志偉精神薪火相傳,讓許志偉精神被賦予新的時代内涵。

實施“四元賦能”,激發綜合育人新活力

一是思想賦能,學生黨建工作與理想信念教育同頻共振。學院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實施黨員+班長(團支書)+學生的黨班團理論學習一體化培養。思想政治教育落實落細。結合時代主題、重要時間節點,多形式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習系列講話,開展黨史教育”“薪火相傳強黨性,明志啟航新篇章”黨員主題教育活動;開展“行遠自迩,笃行不怠”師生聯合主題黨日活動,與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舉辦“黨建聚合力,分享促共建”主題黨日活動。理論宣講活動有聲有色。制定學生黨員先鋒隊理論微課宣講“菜單”,有計劃開展理論宣講活動,讓理論宣講進班級、進團支部。舉行“與光同行,汲取榜樣力量”許志偉精神宣講、“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踐行二十大”學生黨員微黨課講課比賽、“一堂黨課,一次領悟”七一專題黨課宣講,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愛國主義教育見行見效。組織師生前往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紀念館、台江紅軍中央軍委縱隊駐地舊址、南漳縣黨史館等地開展紅色革命教育研習活動,在追尋紅色記憶中培養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意識;舉辦“弘揚愛國主義,傳承民族精神”主題升旗儀式、“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系列主題團日活動、“民族一家親,共築中國夢”民族團結座談會,增強學生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多形式、多維度、全方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推進政治理論學習走深、走心、走實。

二是文化賦能,擦亮育人育才底色。以促進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為目标,打造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發揮校園文化的涵育功能。班團文化凝聚人心,把牢立德樹人“風向标”。學院舉行第二期許志偉班團支部争創暨授旗儀式,第一期許志偉班團支部分享支部建設特色與亮點,發起義賣活動,成立許志偉微光愛心基金;組成“學習搭子”,打造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與社區開展結對共建,定期舉行志願服務活動、勞動教育等,充分展示出一個充滿活力、堅強有力的班團支部,将先進集體的示範引領作用輻射到各個班團支部。榜樣文化激勵人心,唱響争先創優“主旋律”。學院以榜樣樹學風,優秀引領為學風建設賦予魅力。實施黨員先鋒工程,号召學生黨員亮出身份、亮出态度;開展黨員、團員交流會,組織新老生交流會、“榜樣力量,青春引航”優秀學子分享會、“研途追夢”考研經驗分享會,以榜樣育人,以典型引路;打造“榜樣力量”“我和新時代有個約|班級自畫像”宣傳專欄,充分發揮優良學風班、優秀青年等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示範作用;利用一站式學生社區開展“學霸工坊”輔導課堂、學霸筆記評選等活動,進一步營造選樹榜樣、宣傳榜樣、學習榜樣、争做榜樣、互助成長的濃厚學習氛圍。校園文化涵育人心,激發思政教育“新活力”。抓住關鍵節點,組織新生觀看“化工第一課”,舉辦“骊歌未央,待續華章”2023屆畢業生晚會、“月滿赴化藥,雅韻賞中秋”2023級迎新晚會,發揮典禮儀式育人功效,豐富“大思政課”形式和載體;舉辦“追光”心理素質拓展活動、“新生杯”籃球賽、足球賽、羽毛球賽,以及“團結杯”師生友誼籃球賽等各類體育活動;強化價值引領,将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性和趣味性有機融合,提升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水平,切實用優秀校園文化涵育時代新人。

三是實踐賦能,實幹踐行責任擔當。學院始終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成相結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的“知”與“行”,組織黨員、團員、學生骨幹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每年舉辦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出征儀式和社會實踐總結表彰大會,組建“許願計劃”“WIT知行”“化橋”“曜研”“青筍”5支校級重點團隊、8支院級重點團隊,赴甯夏鹽池、貴州台江、浙江嘉興、河北靈壽、恩施利川、襄陽南漳、黃岡浠水等地,紮根基層開展義務支教、志願服務、黨史學習等活動,結合專業化工特色,踐行長江大保護,開展鄉村振興調研、校企共建等活動。實踐覆蓋率超80%。“許願計劃”實踐團着力打造“許願計劃”品牌項目,跨越山海、築夢課堂,1000餘名學生志願者為鹽池縣孩子們帶去了84000餘小時的線上授課,持續開設紅色思政、青少年健康成長等精品課程,豐富教學内容體系,其中“英雄許志偉”思政課程被鹽池縣團委評選為精品特色課程,團隊連續6年榮獲共青團中央“鏡頭中的三下鄉”優秀視頻獎。“WIT知行”實踐團圍繞綠色發展、紅色旅遊、非遺文化傳承、校企幫扶四個方面開展“四維一體”鄉村振興調研,通過走訪村莊和企業、訪談座談、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實地考察利川市和台江縣鄉村建設面貌,結合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發掘利川市和台江縣“和美示範鄉村”建設方法,歸納出可推廣化的鄉村振興模式,助力廣大鄉村同振興、共發展,團隊連續2年榮獲湖北省“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四是科創賦能,築科技強國之夢。學院構建“課程教學、實訓實踐、平台基地和支撐保障”的協同創新育人體系,開展“1+X”導師指導活動計劃,構建以創業意識激發、創新精神培養、創業能力提升、創業公司創辦等環節為核心的“全鍊條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以開展“一院一賽”化工大賽為支撐,以“互聯網+”“挑戰杯”等國家級賽事為龍頭、以“校長基金”“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抓手,以“化工設計競賽”“制藥工程設計競賽”等專業級競賽為品牌,打造學科競賽立體化平台,“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教、以賽促創”,引導學生聚焦“國之大者”,以青春之名,築科技強國之夢。

學院持續組織開展雙創講座、沙龍論壇、培訓輔導和項目路演等形式多樣的雙創活動,引導學生早進教師科研團隊、早進實驗室,積極參與科技創新訓練與實踐。持續打造“一院一賽”,承辦2023年中南地區高校化工原理大賽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中南賽區選拔賽,承辦學校第八屆大學生化工大賽,開展“挑戰杯”系列比賽院系答辯評審會,舉行化工設計競賽動員分享會。近年來,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100餘項,省級獎項90餘項。獨自創立公司近20 家。

圍繞“兩個聚焦”,夯實協同育人基礎

一是聚焦頂層設計,協同機制創新。将學院黨建工作、共青團工作、班級建設工作統一部署,夯實頂層設計,指導工作落實,制定《77779193永利官网學生黨建常規管理細則》《77779193永利官网樣闆支部工作手冊》《77779193永利官网團委工作細則》《77779193永利官网許志偉班團支部建設方案》等制度規範,以黨建為龍頭,帶動班團協同發展,實現黨團班成員同頻共振。建設黨員聯絡班團支部制度,選任優秀的學生黨員縱向聯系各班團支部或直接擔任班級團支部委員,确保 “三會兩制一課”、主題黨日團日等制度紮實落實,形成“黨員、班團支部一對一聯系制度”“黨支書+團支書1+1督導機制”,指導、幫扶、督導班團支部工作,切實發揮優秀學生黨員對班團支部建設的引領示範作用。制定各年級班團幹部“輪流觀摩”制度,各班團支部互相學習、相互監督,探索總結相關典型案例,着力培育一批黨團班一體化建設精品項目,并充分發揮精品項目的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

二是聚焦隊伍建設,協同育人合力。建立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為大學生思政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利支撐。舉辦“浸潤心靈,助力成長”班主任專題研讨會共計8期,共同探讨學風教風建設和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修訂輔導員、班主任、全員導師制考核辦法,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以專業課教師、思政工作者、優秀校友、學生幹部為抓手,構建學業規劃導師、職業發展導師、心理疏導導師、經濟幫扶導師“四導助學”模式。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選樹典型榜樣,構建輔導員工作室,助推隊伍專業化發展。

77779193永利官网持續優化黨團班協同機制,以做好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為工作重點,以黨支部、團支部、班級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班團支部的凝聚作用以及學生骨幹的帶頭作用,激發育人最大潛能,提升育人最佳效能,多角度、全方位培育有理想、有情懷、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1]許志偉是77779193永利官网1999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優秀學子,200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2003年6月考取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碩博連讀研究生,同年7月15日因營救三名落水少年而英勇犧牲,被教育部追授為“舍己為人的優秀大學生”。20年來,學校堅持弘揚許志偉精神,傳承薪火初心,将“堅定信仰、勤奮學習、樂于奉獻、舍己為人”新時代許志偉精神融入到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之中,打造“四驅”育人矩陣,通過“四元賦能”,把穩航向标,指引廣大新時代青年學生擔起時代重任,為實現中國夢锲而不舍、馳而不息地頑強奮鬥。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https://www.sizhengwang.cn/a/dxjy_sxjy/240108/1693382.s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