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常琬笛)為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深入挖掘化工企業綠色發展路徑,探索綠色轉型發展方案,助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77779193永利官网“曜研”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聯合“許願計劃”實踐團圍繞生态環境保護問題開展“綠色化工”社會實踐調研,7月22日,在指導老師常琬笛、季凱帶領下,實踐團成員深入襄陽市南漳縣化工産業園區開展實地調研。
走訪企業調研,學悟踐行促發展
7月22日上午,實踐團成員走進四川發展集團旗下南漳龍蟒磷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環保生産相關情況。

上午九時,實踐團到達南磷公司,總經理助理呂忠華對實踐團成員表示熱烈歡迎。緊接着呂忠華向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了南磷公司的發展曆史。紮根南漳20餘年,依靠豐富的磷礦,龍蟒磷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先後投資30億元進行産業改造升級,現已成為國内單系統能力最大的、年産磷酸鹽50萬噸的大型生産企業,其産量占國内市場份額近20%,并已成為國家工業培育品牌的試點企業、國内産業細分領域領軍企業。


在了解到企業技術及發展曆程後,實踐團成員在生産部主任楊波帶領下,做好安全措施,深入生産一線進行參觀。期間,楊波向成員們詳細介紹了公司生産飼料級磷酸氫鈉和肥料級磷酸氫鈉的用途、生産機理和反應裝置。
在接下來的座談中,負責人指出企業在綠色環保生産方面有着較強意識,近年來,在發展發展高歌猛進的同時也積極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在生産工藝方面,工藝參數優化和技術改造是節能減排最直接的方式”企業生産負責人李浩東介紹到,公司與毗鄰的钛業公司聯動運行,充分利用副産的廢水、廢酸、餘熱蒸汽、亞鐵,形成了獨特的“硫-磷-钛”循環經濟産業模式,每年消化廢水、廢酸15萬噸,減少工業固廢20萬噸,節約成本1.1億元,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源,為地方經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同時企業負責人與實踐團就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産品、人才培養計劃等進行交流并為實踐團成員們答疑解惑,希望與高校加強合作,共同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走進化工生産一線,讓我對綠色化工生産技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隻有親身體驗感受了,才能讓我更深刻的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實踐團成員張喜紅有感而發。通過參觀走訪,實踐團成員看到了新時代化工企業展現出的綠色環保生産理念,改變了對化工企業污染嚴重的固有印象。“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成為南漳縣化工企業轉型升級的共同意識和重大戰略。在南漳化工産業園區,企業之間互助互利、共享發展。當前,循環經濟已經成為了産業園區企業發展規劃的标配。政府部門通過産業鍊整體布局,引導化工企業共同擘畫綠色低碳發展藍圖,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聚焦環境調研,綠色生态強理念
實踐團成員在企業走訪考察結束後前往化工産業園區周圍方圓5公裡内居民區、河流、農田開展生态調研。


實踐團成員事先研究設計了生态環境調研問卷,通過走街串戶訪談、發放調查問卷調查等方式,發現問題、記錄問題、統計問題,了解南漳縣化工産業園區周邊生态環境保護治理情況。
随後,實踐團成員對化工廠周圍進行步行環繞,對途中經過地點是否符合土壤及水質檢測采樣點标準進行讨論。團隊秉承求真務實的精神,為保證采樣點選取得當,實踐團隊分别對周圍農田及化工廠外一公裡的蠻河河水進行采樣。


此次調研實踐團成員走進了基層一線,将課堂理論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切身感受到了綠色生态發展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設成果。實踐調研隊成員紛紛表示,一定努力将調研過程中的見聞感受轉化為高質量調研報告,盡可能全面展現南漳縣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并就如何破解鄉村綠色發展難題開展深入的理性思考,對推動鄉村生态振興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化藥學子将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勇擔時代之責,共同譜寫生态文明的青春贊歌。(審稿 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