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熊芸)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地各學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号召,開展線上教學,“化工分離工程”課程組也毫不懈怠,克服重重困難,從開學前兩周開始為網上教學開展準備工作。在充分考慮平台承受力、硬件條件和網速後,課程組的程健、官仕龍、徐源來、熊芸、戢峻和張逸六位老師共同讨論決定選用文華在線優學院平台,采用“錄播+在線互動”的形式開展網上教學。比起直播,錄播意味着在課前需要更多的準備工作,設計錄播知識點、寫講稿、錄屏錄課,還需要提前設計互動元素,準備好讨論話題。但是錄播可以減少對平台承載力的依賴,不受現場條件制約,學生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後随時反複觀看。


精心準備,難抑開課時的激動
2月24日,在線教學正式開始了。按照提前設計好的教學過程,發起點名、學生簽到後,引導學生在優學院app上觀看由課程組教師提前精心錄制的授課視頻,并發布相關知識點的課堂讨論,讓學生在手機端通過回貼的方式參加讨論。還采用選人回答問題、搶答等互動方式,将學生吸引在雲端課堂上。








及時調整互動模式,更便捷、更高效
第一次在線課程快結束時,有學生反饋,雖然互動的形式很有意思,但效率不高,因為優學院app的聊天功能受限,不能發語音;每門課程的班級都有一個群聊,且群聊名稱都一樣,并不知道分離工程的課程群聊是哪個。在接納了同學們的意見後,決定網上教學不完全依賴優學院平台,發起投票,由學生決定互動環節在QQ群内進行還是在釘釘上進行,多數學生選擇了QQ平台,于是建立了QQ網課群,采用優學院+QQ群雙管齊下的模式,開展網絡教學。




實時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答疑
錄播視頻、網上授課的方式,最擔心的就是因為缺乏當面交流,學生學完後一知半解,對知識點掌握不透徹。在授課之後,可發起投票,調查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果掌握情況不理想,教師就可利用QQ平台,再次對重點難點進行實時講解。學生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提問,教師在線解答。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網絡教學後,學生看完授課視頻,再聽老師的細緻講解,學生反映“通俗易懂”。




教學團隊經常讨論,共同推進在線教學
對于網絡教學,課程團隊的每位教師都是第一次,在平台和app使用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技術方面和技能方面的問題。每次上完課後,授課教師會對本次課的授課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在課程組群裡展開讨論,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決網絡教學中遇到的困難。






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未來可期
疫情終會過去,校門總會打開。“化工分離工程”課程組的全體教師沒有以應急思維面對在線教學,而是抓住當前時機,加快布局信息化教學,除了完成基于優學院平台的課程建設,還在努力研究“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資源應用場景和模式,相信在疫情結束、走進教室的時候,分離工程的課堂教學将會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開啟新的篇章。
審稿: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