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志們:
新年好!
根據會議安排,主要講三個方面内容:一是2014年學校主要工作回顧;二是對學校建設與改革的思考;三是2015年主要工作部署。
一、2014年學校主要工作回顧
2014年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的攻堅之年。學校工作總體評價是“改革創新科學推進,内涵建設成果豐富”。
1.學校科學發展确立新舉措。編制出台《77779193永利官网“四個工大”建設方案》,明确建設目标和任務。集中組織學習《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條例》,研讨和謀劃學校的人事管理體制改革思路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舉措。首次組織召開教育國際化會議,探索建立學校國際化戰略機制。
2.教育教學工作實現新突破。首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學校在湖北省整體進入第一批次錄取,首批博士研究生順利入校。學校各類學生獲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獎47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獎13項。18支學生自主創業團隊成功注冊。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獲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3.學科建設體系不斷完善。新增文學和藝術學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門類,獲批翻譯碩士和藝術碩士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位點建設實現全校本科招生學院的全覆蓋;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獲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初步構建起以“大化工”為主線,磷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化工新材料、先進制造和生态文明等四大學科群(簡稱“一主四群”)為依托的學科建設新格局。
4.人才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成功全職引進國家“有關人才計劃”專家1人,實現了零的突破。全年共引進教師69人(不含輔導員),其中博士研究生64人,有國外高校博士學曆的10人,外籍專業教師2人。獲批“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特聘教授2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1人、湖北省有關人才計劃1人、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講座教授2人。
5.科研産業實力逐步提升。申報各級各類縱向項目600餘項,立項20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9項。校本部科研入賬經費9728.28萬元,縱向經費比例突破30%。研究設計院總收入9100萬元。獲得各類科技獎勵14項。SCI、EI、ISTP、SSCI、CSSCI、人大複印資料等收錄論文363篇,其中SCI一區5篇、二區15篇,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複印6篇。獲授權專利117項,其中發明專利60項。成為國家專利審查員在武漢地區首個挂牌的高校實踐基地,被湖北省知識産權局授予“湖北知識産權戰略實施協作基地”。大學科技園完成第一期100畝地的總體規劃設計。完成了武漢化工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注冊及初期建設工作。投資組建了武漢微特膜科技工業有限公司和武漢微特汽配有限公司。
6.對外合作交流發展态勢良好。積極推動 “政産學研”合作,與荊門、松滋、南漳、團風等縣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中外合作辦學,合作辦學專業達到11個。招收留學生39人次。組織召開了第二屆校友會會員代表大會暨教育發展基金理事會換屆大會。截止2014年底基金會收入合計408.99萬元。
7.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初步完成了《77779193永利官网章程》的制定工作,制定出台了大型會議管理辦法、差旅費管理辦法、公務接待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周遍商業攤點進行了集中整治和拆遷,安裝了校園視頻監控系統和校園交通門禁系統。進一步完善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校園網改造項目。
8.“大民生”工程建設穩步推進。2014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3.58%,考研率達到18.43%。2014屆碩士研究生就業率達94.05%,升學出國率3.37%,高端就業率23.6%。發放助學金總計849萬元。開通了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優先保障新引進青年學者、特崗學者的衣食住行,為他們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條件。完成了職工住房補貼發放工作。完成了績效工資改革工作,全年教職工收入增長6.16%。新建流芳校區教工餐廳,發放了餐補。完成了武昌校區8号學生宿舍樓的建設驗收工作。完成流芳校區東大門停車場綠化、西南門圍牆環境清理、道路硬化和停車場修建。精心打造社區惠民工程,争取惠民資金20餘萬元,慰問孤寡老人10人次,為71名80歲以上社區老人發放老年補貼7萬餘元,對社區3200人實行網格化管理。
9.黨建與宣傳思想工作成效明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開展好“五好”班子創建活動。全面貫徹落實反腐工作“黨委主體責任制、紀委監督責任制”,狠抓紀律作風建設。開展基層典型樹立“一線聚焦”活動,報道學校一線教職工先進事迹10人次。在各類報刊、網絡等媒體上宣傳報道學校近200篇次。學報成功進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第一批中國學術期刊方陣。
2014年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科技産業蒸蒸日上,事業、産業“雙輪驅動”效果日益顯現,特别難得可貴的是,部分領域工作收獲“零的突破”、“連續”、“全覆蓋”等佳績,也有許多開創性工作。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在座中層幹部積極謀劃、親力親為的結果,借用時下流行的話語,“為你們點贊”。
同志們,當前學校已進入“十二五”規劃的最後沖擊階段,規劃能否順利收官,關乎學校科學有序發展。時間緊,任務重,我們還有許多工作離規劃目标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一些體現學校核心競争力的指标尚未完成,有些工作确實存在政策、曆史條件等客觀因素制約,但更多地可能還是我們的工作力度不夠,落實不到位,這裡我不像以往一樣一一羅列,希望會後大家認真将規劃研讀一下,進行數據對比分析,哪些目标是提前完成了,超額完成了;哪些還沒有完成,今年能否完成;完成不了的是目标定高了,還是有其他原因。希望大家心裡都要有本帳,切實找出差距和不足,總結原因,合理安排工作計劃,也借此希望大家養成工作總結分析的習慣,這樣不僅可以有力地促進部門工作開展,也能有效地提高大家的科學決策能力。
二、對學校建設與改革的思考
去年的中層幹部大會上,我着重講了為什麼要改革,改革和建設的關系,提出了構建“學科、學術、學位”三位一體的治學體系,“資本、資産、資源”三位一體的運營管理體系和事事有責、人人明責、責權利相統一的服務體系的學校建設與改革的總目标,明确了“調結構、重建設、促改革、顯特色”的工作思路。應該說,一年來,學校圍繞這三個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很多方面的結構調整,啟動了關鍵環節的改革,加強了重點領域的建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逐步凸顯出了一些的難點和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科專業結構、學生結構(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生源結構等)、隊伍結構(三支隊伍)、科研産業結構、學校收支結構(收入來源單一,經營性收入和資産性收入很少)不合理。學校的基本條件建設、學科專業建設、隊伍建設、文化建設和大民生工程建設由于過去辦學經費的緊張還有很大的欠賬,一些改革的舉措也未能得到完全的落實;學校改革尚未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頂層設計方案,全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還不高,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統一認識,深入思考,努力加以解決。
同志們,随着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将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教育部長袁貴仁在201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确提出,加快高等教育現代化、信息化和國際化建設進程,必須在教育綜合改革取得更大突破,要深入推進省級政府和高等學校教育綜合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辦學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确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要求落實到位。湖北省為落實高教改革,将啟動實施包括招生考試制度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校體制機制改革等8個方面改革,包括25項任務的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方案以及系列專項改革措施将陸續出台,涉及面越來越廣,力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依法行政、依法辦學、依法執教,提升依法治校、民主辦學的能力和水平,加強法治教育已然成為教育領域服務、支撐和引領全面實施依法治國戰略的重要任務。它要求高校必須建立更加完備的管理制度體系、更加高效的治理實施體系、更加有力的責任監督體系,進而實現學校自身治理體制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高校的實質性改革任務越來越具體化、明朗化。
另一方面,國家的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态,整個國家的轉型升級的進程加快,這些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态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推動傳統産業向中高端邁進已成為新的經濟工作着力點。湖北省通過深入實施“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推動創新驅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勢必加快新一輪的産業結構優化和産業技術升級,這需要高校積極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科專業發展水平、推進産學研合作等方面不斷深化改革,更有效地提供智力支撐與人才支持,鞏固并拓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優勢領域。
高校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形勢逼人。目前我校尚處于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初期,實現轉型升級、創建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大學,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刻認識改革的必然性、決定性和過程性,做到觀念上适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才能抓住機遇,破解難題,激發活力,促進學校科學發展。
圍繞三個體系的構建,按照“調結構、重建設、促改革、顯特色”的工作思路,堅持建設以任務為導向,改革以問題為導向的基本原則,認真謀劃學校未來的發展。下面我談幾點想法:
(一)調結構
1.按照現代化、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繼續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鞏固和提升工科特色和優勢,培育在全國有影響的學科(或學科群或學科領域、方向),加大理學學科與專業建設的力度,科學制定大文科建設發展計劃,提高大文科的學科與專業水平。進一步完善大類招生、大類培養,通過停招、停辦、整合等方式,優化專業結構。以四個學科群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
2.以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為重點,并通過适度分流等措施,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以“提高學曆、提升水平、強化素質”為目标,優化管理幹部和工勤隊伍結構。
3.進一步優化招生生源結構(一本學生比例、研究生比例、國際化培養學生比例、留學生比例等等),擴大國際化辦學規模。明确研究生就業結構性目标。穩定三本學生規模,做大做強學校職業培訓,形成我校有特色的職業培訓體系。
4.高度重視各學院以及不同學科縱橫向科研項目與經費的結構,着力提高高水平、高質量成果在科研産出中的比例。不斷提高科研和産業收入,逐步擴大其在學校收入結構的比例。按照學校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約各占三分之一的目标進行大學科技園的産業布局。
(二)重建設
1.牢固樹立本科教學的中心地位,加大專業建設及各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建設力度,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實施學科建設“顯峰計劃”,集中力量建設好磷資源開發利用、化工新材料、先進制造、生态文明四個學科群,使學科特色更加鮮明,學科方向更加符合國家重大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建設過程中,引入競争機制,形成學科間既相互競争又相互合作的良性發展态勢,同時通過交叉融合,能形成若幹新的、有特色、有影響力的學科方向,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
3. 全面構建人才引進與培養“一盤棋”的格局。學院根據教學、科研、産業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制訂全盤的人才引進計劃。建立領軍人才信息庫,繼續實施領軍人才引進“一人一策”的政策。繼續大力實施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提升計劃,通過教師發展中心以建立起培訓内容多樣化,培訓形式靈活化和培訓渠道多元化的培養體系。重點做好學院(部)院長(主任)、關鍵職能部門正職後備人選的選拔、教育和培訓。充分利用學校黨校和幹部培訓中心等資源組織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學習,積極為管理人才的健康成長和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立各類服務人員工作質量标準。
4.總結團隊建設經驗,啟動新一輪的團隊建設工作,圍繞學科群建設和學校“十三五”重大任務需求,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核心團隊,提高學校的核心競争力。
5.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學校的辦學發展空間。積極組織力量深入生産與社會一線,跟蹤現實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服務工作,争取更多更大的項目,提升科研實力。加強基礎研究,以化學、材料學為突破口,力争進入ESI排名1%。大文科每年争取3—4項國家社科基金,有調研報告能夠進入到省市決策者的視野并得到采納。充分發揮化院科技的投融資平台和孵化平台的作用,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加強“兩院一園”建設。以市場化推動成果的轉化,以産業化推進學科的發展,以産品化促進學校品牌的形成,力争2016年學校本部的産業見效益。組建專門的産業團隊,積極培育學校控股或者參股的上市公司。構建國家、省部、學校三級平台體系,加強現有各類平台的建設與評估工作,積極申報省部級平台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基地。
6.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和文化建設。加強對校園在建項目的監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質量。按照标準化教室和标準化宿舍的目标,進一步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着力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提升大學品位。注重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的學術文化建設,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
7.大力推進依法治校、民主辦學,強化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完善“事事有責、人人明責、有責必究、有過必懲、有咎必辭”的督辦和問責體系,有效地調動和督促職工提高管理能力、服務水平和執行力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校的管理具有生機和活力。注重發揮兩級教代會職責,強化民主管理,推進校務公開、院務公開、信息公開。
8.加強大民生工程建設。牢固樹立就業為民生之本的工作理念。大學最大的民生主體是學生,必須大力鞏固和開拓學生的就業市場,加強就業指導,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建立教職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要牢固樹立崗位是實現自我價值、享受改革成果的基礎,沒有崗位,何談民生的崗位意識。學校将整合各種資源,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
(三)促改革
1.以适應國家需求,特别是湖北省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以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方法、課程内容、教學模式等改革,全方位促進教育的國際化。
2.完善學科群管理和建設體系。探索建立校學科建設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辦公室具體制定規劃和目标,由首席學科帶頭人具體負責的相對獨立的學科群管理體系,對學科群建設實行目标責任制管理。
3.改革科研任務分配制度和科研組織模式,創新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以質量和創新為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弱化行政指揮棒的作用,鼓勵教師積極創新、追求卓越。
4.實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對學校崗位設置情況進行分析,實施核崗定編。全面修訂崗位職責和要求,實行聘用制合同管理,制定崗位考核體系,逐步推行解聘制度。實施教師分類分級分流管理,學校制訂通用型崗位标準、晉升條件和分配政策。院部根據發展目标及承擔的工作任務,結合通用型崗位标準,針對不同類型崗位制訂不同的基本職責、考核晉升标準和分配政策。
5.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改革辦法。逐步調整财務分配政策,根據院部綜合發展情況核定院部工資及績效津貼,按總量計算、經費包幹的形式核撥到院部。鼓勵院部自主決定二次分配,以充分發揮績效津貼的調控功能,制訂體現以分類發展和動态激勵為基本原則的分配改革方案,實現“優勞優酬”,公正、公平、公開,調動教職工工作積極性。探索在部分崗位實行年薪制。
6.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目标責任制考核體系。建立完善教學研究型學院、文化特色型學院試點建設的體制機制。鼓勵院部探索創新基層學術組織的模式,逐步建立學院、系、學科部、教研室等多層次基層學術組織體系,突出學院的學術主體地位。強化自主、自治意識,完善學術組織功能設置。
7.以績效優先為原則,探索采取“配額與有償使用”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學校行政、教學、科研等資源的配置機制。建立儀器設備開放與共享機制,減少資産重複購置,提高學科平台、重大儀器設備使用效率。嘗試通過外聘部分專業人員,加強對舊設備的維護和修理,減少浪費,提高資産使用效率。積極探索武昌校區的開發、經營管理模式,使之成為學校經費來源的重要補充。
8.建立完善工作評價機制。針對年度工作任務、院部任期目标、重大事項、重點項目等編制及執行情況,注重前期調研論證,逐步建立目标開放、過程質詢、責任問政的評價體系,提高執行力。
通過“調結構、重建設、促改革”,進一步提升學校學科專業特色、工程教育特色、服務面向特色、校園文化特色的顯示度。
三、2015年學校的主要工作部署
2015年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今年學校将圍繞“以完成落實“十二五”規劃目标、編制“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制定出台學校綜合改革方案為主線,全面加強學校的内涵建設,持續深入推進綜合改革”的工作思路,重點完成以下工作:
1.科學合理地編制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認真總結分析學校“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執行落實情況,形成工作調研報告,進一步明确工作任務,強化責任落實,注重與”十三五“規劃的銜接。深入調研,準确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形勢、新目标和新任務,提高“十三五”規劃的科學性。科學設定規劃目标指标,細化規劃操作具體途徑、推進時序和約束機制,力争做到目标數據化、任務具體化、工作責任化,明确實施主體與調控機制。統籌學科專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對外交流、校園建設等領域發展,實現學校事業全覆蓋,做到各類重點項目、重大事項、重要工作都得到充分體現,使各單位、各群體都能從規劃中找到相應的位置。
2.全面系統地制定學校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認真分析國家和湖北省教育綜合改革的形勢和主要任務,客觀總結學校前一階段實施改革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以問題為導向,充分認識改革的系統性,立足學校實際,以必須有利于實現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标、必須有利于優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機制、必須有利于師生的全面發展為原則,構建學校綜合改革的頂層設計體系。
3.不斷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圍繞“複合型、創新型、國際化、工程化”兩型兩化的人才培養規格,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大力提倡啟發式、讨論式、任務型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高度重視學季制改革,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确保改革的每一步都落到實處,其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最為核心,是一所大學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條件和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為了有效推進教學改革,今年将選取部分課程,特别是公共基礎課進行深層次的綜合性的改革,希望通過改革建立一批示範課程,在全校推廣。
加強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建立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标的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和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着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探索各學院和不同學科的研究生學業标準。在總結法商學院導師制的基礎上,在全校推廣教師全員導師制,構建“學業導師、生活導師、體育導師”(三導師制)的服務學生工作格局,确保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4.進一步做好招生就業工作。繼續擴大一本招生計劃,加強宣傳,特别的省内招生宣傳工作,不斷提高錄取分數線,加強就業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畢業生就業信息網,開展就業宣傳工作。大力加強高端就業市場建設、省外就業市場建設、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建設、和網上就業市場建設,進一步開拓網上畢業生就業市場,同時充分發揮校友資源和社會其他就業資源作用,确保2015年就業水平和質量不低于2014年。
5.大力推進學科建設。貫徹落實《77779193永利官网關于學科群建設的意見》, 以“一主四群”重點,落實學科建設的目标化、項目化、精細化、标準化。認真做好學位點建設規劃,積極做好碩、博士學位點分層建設提升計劃。認真做好新增碩士點的申報工作和校級博士點立項建設工作。積極跟蹤關注上級有關文件要求,認真做好學位點動态調整工作,推動學位點建設布局科學、合理,服務學校發展大局。出台學位點申報、建設、發展、評估的保障措施。
6.着力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加大領軍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實施《77779193永利官网高端人才培育實施辦法》。繼續大力實施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提升系列計劃,成立教師發展中心。加強優秀青年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在總結前五批優秀教師團隊實施經驗的基礎上,遴選和建設好首批核心團隊,并啟動新一輪團隊建設,簽訂目标責任書。高度重視新一輪的幹部競争上崗工作,按照學校發展對崗位的要求,配置好一支有思想、敢作為、能成事的管理隊伍。加強科級幹部隊伍建設。加大幹部的培訓力度,創新培訓模式,将培訓學習與晉級、職稱評審挂鈎,逐步實現幹部培訓的常态化,增加幹部加強自身學習的主動意識。
7.切實推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修訂管理、教輔崗位的職責和要求,明确業務素質指标、業務成果指标、工作創新指标和服務質量指标。按照學科大類制訂教學型、科研型、教學科研并重型和社會服務型等四種類型分類标準。完善獎懲辦法,改善考核模式,強化績效,以貢獻為基礎,逐步推進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構建事事有責、人人明責、責權利統一的服務責任體系。
8.繼續完善科研與産業體制機制。建立責任清晰的科研與産業反哺機制,進一步理順化工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化工研究設計院、大學科技園“兩院一園”管理體制。進行科研任務分配制度改革,構建以“質量和創新”為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鼓勵教師創新創業。積極推進“資源化工過程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國際合作中心的申請工作。努力提升孵化器的服務能力,拓展孵化功能,力争申報成功國家級孵化器。
9.創新資源開發與配置機制。研究制定武昌校區的經營開發方案,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司化運作來盤活和經營武昌校區資源。整合職業培訓資源,增強學校資源服務社會的能力與效益。根據學院、學科布局,調整資源配置模式,采取有償使用與配額使用相結合,部分資源配置到院部,并将總量調整與院部目标考核相結合。加大廢舊設備的處置工作,逐步建立資産使用效率評價體系。
10.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工作。高質量完成《77779193永利官网章程》的制定工作,并上報核準。按照大學章程,對學校的所有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強化兩級教代會的功能,充分發揮教代會的管理、決策和監督權力。建立校務、院務信息公開網站。實施各部門、單位預算執行情況、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項的公開。
11.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做好工程教育與實踐中心普天基地、工程博物館項目建設,加大國家、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投入。盡快完成流芳校區校園規劃修編,啟動流芳校區學生宿舍建設工程,完成流芳校區水電增容改造。啟動流芳校區公租房建設工程,大力推進武昌校區住宅區改造,力争年内完成開發商的标選和搬遷合同的簽定。加強對大化工中心建設的監管工作,制定好裝修方案,認真做好驗收工作。積極推進校友樓建設的融投資工作,力争2016年進入實施階段。
12.大力實施校園安全和美化工程。加強校園網絡硬件建設。高質量地完成校園視頻監控系統和門禁系統的建設,改革校園安全保衛工作的體制機制,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統一。
以上是2015年的主要工作打算,最終經常委會審定,以學校下發的黨政工作要點為準。
同志們,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充滿期待和挑戰,需要我們滿懷豪情,信心百倍。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一起,振奮精神,加強協同,朝着既定的目标,堅持内涵發展,銳意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學校的核心競争力,為建設特色工大、創新工大、品牌工大、幸福工大,創建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繼續奮鬥!
最後,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祝願學校明天更輝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