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理論學習  >  正文
77779193永利官网2015年黨政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16-04-01 點擊數:

校黨〔2016〕15号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開局之年,也是學校實施“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一年來,學校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全面完成學校“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的各項目标任務、科學制訂“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為主線,深化改革,激發活力,提高辦學質量,促進内涵發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為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以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為主線,全面加強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
1.認真組織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制定《77779193永利官网“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實施方案》,在全校範圍内進行了宣傳和動員。以個人自學、召開專題教育座談會、專題教育黨課等形式完成了3個專題研學。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調研、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共梳理不嚴不實問題22條。認真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查擺“不嚴不實”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大力開展黨建特色活動。深入學習宣傳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邀請中共湖北省委宣講團成員伍新木教授來校作輔導報告。開展了依法治校主題大讨論。深入開展“兩訪兩創”活動,抓好了“訪三室”和重點人群“全覆蓋”。加強黨建工作研究,對2014—2016年度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立項項目進行中期檢查。開展黨内樹典型活動,在校内評選“身邊的好黨員”21人、優秀教師黨支部書記14人。紮實完成學校第五輪“三萬”活動。學校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圓滿完成第三批博士服務團工作,學校獲評“全省博士服務團工作先進單位”。
3.加強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全校基層黨組織順利換屆。大力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全校71個教工黨支部實現了全覆蓋。加強黨校建設,堅持不懈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全年共發展黨員1539名,其中教職工黨員10名,學生黨員1529名。截至2015年底,全校共有黨員4947名,在職教職工黨員1284名,離退休教職工黨員292名,學生黨員3364名。認真做好領導幹部的任用、選拔和培養工作。修訂《中層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細則》和《中層領導人員聘任管理實施細則》。圓滿完成第五輪中層幹部換屆,全年共提任正處級幹部18人、副處級幹部29人,平級調整正處級幹部16人、副處級幹部22人,1名正處級幹部降級使用,24名處級幹部因年齡原因或已任滿兩屆而不再擔任中層領導職務。順利完成管理人員晉級和職員制聘任工作。幹部培訓中心圍繞“依法治校,建章立制,構建現代大學制度”這一主題對全校中層正職幹部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增強了中層幹部的法制意識和依法治校的能力。按照省委組織部要求,完成了全校164名中層幹部的檔案專項審核和省管幹部信息台賬的整理和報送,組織實施了全校副處級及以上幹部2015年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工作。
4.加強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聚焦“四風”問題,以健全糾正“四風”常态化機制為目标深入推進作風建設。锲而不舍地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學校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師生“二十一條辦法”的貫徹落實。規範公務接待制度,“三公經費”大幅縮減。開展明察暗訪和專項整治。繼續深化“千人評機關”活動,評議工作從整體評價向評崗位、論貢獻轉變,從整體追責向崗位、領導追責轉變,機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制定《中共77779193永利官网委員會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辦法》,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強化源頭預防,抓好廉潔教育,層層簽訂廉政責任書,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強化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監管。進一步健全學校紀檢監察工作體制機制,明确校院兩級紀檢監察工作職責,在全校二級學院(部)設立紀委書記。支持紀檢監察工作落實“三轉”要求,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以“守紀律、講規矩、作表率”為主題,成功舉辦全校第十六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發放學習資料2150 份,邀請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廳副廳長張家洪來校作宣講報告。加強對校、院兩級财務預決算、财務收支、建設工程項目等方面的審計。強化領導幹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全年對13名領導幹部進行了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嚴肅執紀辦案,對1名中層幹部給予了黨紀處分,對1名領導幹部實行了誡勉談話。
5.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依法規範學校辦學活動,制定大學章程,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核準。全年制定修訂制度性文件26條。聘請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擔任學校常年法律顧問,建立内外聯合的法律咨詢模式。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在校園網上公開了2014年财務決算、“三公”經費決算、2015年預算、2015年“三公”經費決算,面向社會發布《77779193永利官网2014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在校務公開、民主管理方面的作用,在學校七屆四次教代會上,學校行政做了年度工作報告、年度财務報告,并通報了武昌校區教職工住宅區整體改造工作進展情況。落實教授治學的理念,支持學術委員會相對獨立地發揮職能,有序推進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分離。做好師生員工申訴工作,暢通溝通渠道,充分聽取師生員工的意見。加強新形勢下的統戰工作,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作用。加強共青團工作,各級團組織和學生會、研究生會的影響力與凝聚力不斷增強。加強關工委、老教授協會工作,整合資源搭建離退休同志老有所為平台。
6.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科學謀劃校園文化建設,編制完成學校“十三五”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制定出台《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加大樹立基層典型的“一線聚焦”力度,宣傳報道學校先進典型20餘人次,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開辟“校友風采”“、“印象工大”等宣傳專欄。加強對外宣傳,在各類報刊、網絡等媒體上宣傳報道學校200餘篇次。校領導帶頭撰寫反映學校辦學理念和改革創新成果的理論文章。開展“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設活動月”活動,全面總結“六五”普法工作,啟動學校“七五”普法規劃。強化保密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完成保密資格年度自檢與審核工作。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識讀工大”、“品味工大”、“熱愛工大”為版塊,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組織專題教育30餘場。舉辦“微特講壇、四進四信”等主題教育活動80餘場。校團委官方微博首發的“一張圖讀懂‘四進四信’”被團中央官方微博署名轉載,累積閱讀量超過10萬人。以大學生科技節、文化節、藝術節等為依托,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極大地充實了學生的第二課堂和課外生活。精神文明創建成果顯著,學校獲2013—2014年度湖北省文明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二、以提升學校核心競争力為着力點,全面加強内涵建設
7.科學編制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精心編制“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規劃草案提交暑期中層幹部會議讨論,召開各類座談會、征求意見會30餘場,收集整理各類意見40餘條,反複修訂,不斷完善,使“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更具前瞻性、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加強學校規劃與國家、湖北省相關規劃的銜接,部門規劃與總規劃的銜接。專項規劃編制進展順利。
8.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全面啟動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設置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機構并完成人員配備,制定評建工作方案。繼續深化“E+”和“雙專業一體化”改革,探索實施複合型、國際化人才培養改革,推進工程教育改革,完善工程教育實驗班培育計劃。加強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穩步實施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和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申報信息工程、工程力學、數字媒體技術等3個新專業。加強課程建設,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實現在線運行,2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引入校外資源,共建視頻課程拍攝基地和數字化課程中心。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建立了由校領導、校院兩級督導、學生信息員組成的三級全方位教學檢查與評價體系。本科生就業率達到94.36%,考研率達到22.42%,有1001名學生考取國内大學研究生,有100名學生考取國外大學研究生。組織上報2015年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93篇。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榮獲國家級獎項23項、省級獎項97項。獲批2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新增11個校外挂牌實習基地。
本科生源質量進一步提高。一本招生規模達到3972人,占普通文理類本科總招生計劃的89.6%。本科理工類投檔線為526分,文史類為527分,分别高出一本線16分和6分,藝術類投檔線為598.4分,在認可聯考成績的所有在鄂招生院校中位居全國第三。
201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1人,錄取碩士研究生714人,錄取在職工程碩士156人。2015屆碩士研究生共發表學術論文589篇,獲專利17項,其中SCI、EI等檢索論文75篇。8篇碩士學位論文獲評為省優學位論文。新增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3個,校院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1個。2015屆畢業研究生就業率96.51%,升學出國率5.23%,高端就業率26.49%。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和管理,遴選103名校外專家擔任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導師,38名校内教師新增為碩士生導師。建立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會。開展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工作和專項評估工作。組織開展博士點立項建設申報和評審工作。
9.學科建設體系日益完善。積極構建以學院為主體、學科群為主力軍的學科建設責任體系,努力營造“根在學院、峰在群”的學科發展生态,初步形成了以“大化工”為主線,以磷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化工新材料、先進制造和人文社會科學等四大學科群為依托的“一主四群”學科建設新格局。獲批省屬高校“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群2個。制定《77779193永利官网“十三五”學科建設ESI全球排名進入前1%建設規劃》、《77779193永利官网ESI提升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向全校教師發放ESI引用成果獎勵15.53萬元。完成學校2016年新增學科設備審批工作。加強學科建設規劃,明确“十三五”期間學科建設發展的總體目标、改革方向、建設思路、發展路徑和政策舉措。
10.人才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成立了人才工作專班,拓展了人才引進層次和類别,使人才引進工作更加精細化。實施高端人才培育計劃,實行教師年薪制改革,建立博士後管理體制機制。積極開展職員制改革試點工作,遴選推薦上報三級職員人選1人、四級職員人選2人,在全校範圍内開展五至八級職員的增設聘用工作。全年共引進教師57人(不含輔導員),其中博士研究生48人,取得國外高校博士學曆的8人,有海外留學、訪問經曆的10人,外籍專業教師3人。增加有關人才計劃設崗學科1個,入選湖北省“有關人才計劃”1人、“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學子”7人、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講座教授1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優秀青年骨幹人才2人。
11.科研質量穩步提升。全校科研入賬經費13519.9萬元,其中校本部科研入賬經費7797.8萬元(縱向項目入賬經費2786.3萬元,橫向項目入賬經費5011.5萬元,縱向經費占到總經費的35.7%),各類科研平台入賬經費2158萬元,設計院科研入賬經費3564.1萬元。全年共申報各級各類縱向項目650餘項,立項19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1項。新增科技部第六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湖北省知識産權與技術轉移中心”正式挂牌。獲得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1項;省級科技獎勵8項,其中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明三等獎1項,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第九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獲得中國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實行科技獎勵體系改革,制定《77779193永利官网科技成果獎勵辦法》。全年SCI、EI、ISTP、SSCI、CSSCI人大複印資料等收錄論文630餘篇,其中SCI一區論文27篇,二區論文59篇。獲授權專利204項,其中發明專利94項、實用新型57項、軟件登記53項。專利轉讓及實施許可24項,合同金額約100萬。進一步加強“中低品位磷資源開發”和“乙烯工程下遊産品開發及過程強化”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啟動了77779193永利官网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認證工作。
12.成果轉化成效顯著。科研成果孵化步伐加快。武漢化工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試與産業孵化基地建設項目已報政府審批;管式膜産業化示範基地和碳化矽陶瓷膜、硼素新材料過渡中試基地,均已投入使用。入駐項目19項,其中89%的項目已進入中試或中試放大階段,11%的孵化項目産品已市場應用或正在建設産業化示範基地。孵化初創型企業4家,吸引社會資本600餘萬元。學校科技孵化器成功申報“2015年度國家、省級科技創新平台認定補助”,獲補貼款100萬元。
自主創辦科技産業根基築牢。大學科技園1期環評工作基本完成,取得土地證。2号中試基地順利完工,武漢微特汽配有限公司正式入駐。現有産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研究設計院總收入突破1億元。依托學校項目成果創辦的科技企業收入達到6000萬元。
13.學生工作亮點突出。積極推動實行全員導師制,發揮導師制在學風建設和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在省内首次實現在微信平台上進行心理測評,引入了心理健康在線教學系統。大力組織開展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大賽,獲得銀獎1項、銅獎3項;成功承辦湖北省第十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湖北省“挑戰杯”特等獎2項、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7項,并榮獲“優勝杯”殊榮;成功舉辦了武漢市“青桐彙”路演活動。加強創新創業工作體系建設,劃撥35萬元創新創業工作經費,并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2名創業學子榮獲武漢市青桐計劃2015年度“大學生創業先鋒”榮譽稱号。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省賽銀獎1項、銅獎5項。社會實踐及志願服務工作取得新突破,其中志願活動獲得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團隊榮譽3項,市級、區級團隊榮譽4項。
14.開放辦學态勢良好。積極實行“走出去”戰略,校内專家團隊遍訪湖北、貴州、雲南等地磷産業龍頭企業,主動将技術優勢轉化為服務行業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與宜昌興發集團簽訂了校企共建磷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究中心協議,簽訂技術開發協議3項,合同金額420萬元,雙方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獲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與雲南中磷磷資源交易服務有限公司共建玉溪市磷化工循環經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國内首家磷資源交易平台。與湖北聯投集團合作,為企業量身定制磷化工産業發展規劃。與光谷楚創工業設計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楚創空間”光谷文化創意産業園,并引進中國紅星獎落戶77779193永利官网。與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達成協議依托武昌校區資源共同創建“中國光谷•微特創新天地”主題科技園。加強與華中科技大學對口合作,聘請3名彩虹學者到校工作,選派2名教師到華科進行訪學。進一步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合作辦學國家6個,合作辦學專業11個,在校留學生132人次。聯合澳大利亞和國内知名大學共同成立中澳“武漢-布裡斯班”功能高分子材料科研創新聯盟。實施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3項。組織地方校友會換屆,積極謀劃校友樓建設籌資工作,2015年教育發展基金會收入合計170多萬元,公益性支出100多萬元。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大力推進内部治理體系建設
15.做好校園規劃修編和基礎設施建設。流芳校區校園規劃修編取得較大進展,獲得上級批文13項。完成了“大化工工程教育與創新創業中心”主體工程和“有關人才計劃”實驗室維修改造工程。完成流芳大道沿線綜合治理拆違,新建了圍牆。完成三星耐火廠的收購和東泰50畝地的拆遷工作。大力實施校園美化工程,校園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16.加強資金籌措和管理。強化内部控制,維護預算的嚴肅性,确保預算總量平衡和資金的合理使用。2015年全年收入總額7.4億元,教育事業支出共計7.08億元,略有結餘。争取到2015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2000萬元、大化工工程教育中心項目資金2000萬元、省級生均獎補資金427萬元、财務平台建設專項30萬元。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對2014年度32個事業項目進行了績效評價,涉及項目金額2.59億元。根據省财政廳和教育廳要求,開展了學校财務專項檢查工作。繼續做好債務化解工作,全年化解債務3484.5萬元,極大減輕了學校的債務壓力。投入100萬元加強财務信息化建設,構建了财務綜合信息平台,開通了網上繳費系統、個人收入申報平台、短信、微信服務系統,升級了網上财務查詢系統。
17.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模式,修訂公房定額配置和有償使用實施細則等相關制度,明确公用房整體規劃、布局及調配方案。将物業管理納入政府平台公開招标,逐步完善校園物業服務标準。在兩校區成立“一站式服務中心”,建立起後勤服務快速反應機制。建立了資産管理信息庫、物資采購計劃庫、工程修繕庫,提高了資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全年共完成各類設備采購8000萬元。招投标工作規範、平穩、有序運行,完成單項工程招标22項。按計劃完成維修工程278項。加強審計功能,對163項建築工程項目進行了審計,送審金額2805.4萬元,審定金額2501.7萬元,審減金額303.7萬元,審減率10.83%,對大化工等4項基建項目進行了全程跟蹤審計。加強綜合治理,建設平安校園,投入近300萬元對兩校區視頻監控系統進行改造,投入82萬元在兩校區新建門禁系統。進一步完善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校園網改造項目,實現圖書館無線網絡全覆蓋,優化校園“一卡通”管理。學報獲“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二等獎,複合影響因子達到0.563。
18.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學校建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穩步增加教職工收入。除上調人員基本工資和基本離退休費以外,還為620名離退休人員增發房貼及物業補貼,為1453名在職人員增發房貼、物業補貼及交通補貼,提高了合同工工資标準。教職工年人均收入上浮25%。進一步完善學生獎助體系,共為2746名學生發放各類獎學金654.2萬元,為11000人次發放各類助學金1650萬元,為115名學生發放各類社會獎助學金70萬元,為2310名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投入450萬為泰塑公寓學生宿舍安裝空調。對全校高知高幹、教職工、新生及畢業生進行了體檢。完善公費醫療管理辦法,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送溫暖”工程,關心特困教職工生活。學校最大的民生工程項目—武昌校區教職工住宅區整體改造工程取得了省級主管部門的同意批複。成立了資産經營與校區開發辦公室,專職推進武昌校區教職工住宅區改造。組成專人專班克服各種困難推進工大雅苑工程項目驗收。完成了校區供水供電設施的改造和維修,保證了宿舍區和家屬區域供水的穩定性。
2015年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在很多重點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為“十二五”畫上了圓滿的句号,為“十三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是全體“工程大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學校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戰略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為主線,以深化綜合改革為動力,以依法治校為保障,堅持内涵建設,突出抓好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作,重點優化學科布局、科研組織模式、資源配置模式,堅持開放辦學,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