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首頁  >  學工在線  >  學生活動  >  正文
化藥學院“曜研“研究生實踐團走進通城縣開展“科學化藥進鄉村 青春研行正當時”暑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發布時間:2024-09-04 點擊數:

本網訊(通訊員 常琬笛 李帥辰 舒俊尚 徐心蘭 何沁 王小甜 胡航)為引導廣大研究生發揮專業特長,助力鄉村振興,8月4日至12日,77779193永利官网“曜研”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鹹甯通城縣開展“科學化藥進鄉村,青春研行正當時”主題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成員們學黨史、入村寨、下社區、訪群衆,用“專業所能”精準回應“村民所需”,用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緬懷革命先烈 追尋紅色記憶

8月7日,77779193永利官网“曜研”研究生社會實踐團開展“踏尋紅色印記,傳承革命精神”教育活動。通過參觀通城縣博物館、踏訪秋收暴動紀念館、探望革命老紅軍等方式追尋先輩足迹,傳承紅色精神。

為深入研學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誕生的曆史,7日上午,實踐團成員懷着無比崇高的敬意來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城縣博物館。

通城充滿了紅色文化氣息,是全國有名的革命老蘇區。通城縣博物館,承載着豐富的革命曆史記憶。一踏入博物館紅色文化專區,實踐團成員們就被濃厚的紅色氛圍所包圍。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曆史文物,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在這裡,同學們了解到通城縣的革命曆史以及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

7日下午,實踐團成員來到通城縣塘湖鎮秋收暴動紀念館,參觀了“紅色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實地接受了紅色革命精神學習教育。

1927年8月20日羅榮桓元帥領導的鄂南通城“八·二O”暴動,打響了全國秋收暴動的第一槍,建立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通城縣勞農政府,拉開了中國共産黨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序幕,首次實踐了毛澤東主席“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理論。

博物館中陳列的一件件革命先驅獎章無不在訴說着往昔峥嵘歲月,在參觀中,大家仔細觀看了展館中陳列的每一幅圖片、浏覽每一段文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成員們再一次感受了中國共産黨走過的不平凡的百年曆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面對入黨宣誓牆,實踐團的黨員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舉起右拳,莊嚴宣誓,一同重溫入黨誓詞,铿锵有力的宣誓聲響徹整個紀念館。

随後,同學們來到了實踐團成員何沁同學的爺爺家中,何爺爺是一位老紅軍,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曾跟随大部隊徒步到北京參與故宮、長城等文物的修繕,同時多次在前線戰場擔任炊事兵。年近九十歲的何爺爺雖年事已高,許多事情已經模糊,但他年輕時在戰場上的故事仍然曆曆在目,我們用心陪伴用心聆聽,向偉大的建設新中國的英雄們緻敬。

聚焦青年成長發展 共同締造青年夜校

8月8日-9日,化藥學院“曜研”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聯合通城縣團委創新推出“高校—地方”共同締造青年夜校,共同推出系列優質課程,進一步豐富通城青年人才的精神文化生活,為青年人才成長發展“充電賦能”。

8月8日晚,實踐團在通城縣青年夜校特别開展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創意解壓課程——“解壓藝術之夜”手工藝術體驗課。課程吸引了衆多大朋友小朋友共同參與。

活動開始,實踐團成員徐心蘭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本次課程為大家精心設計的流體熊、沙畫、石膏娃娃塗色三種手工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随後,參與者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畫筆,開始了他們的創作之旅。

在手工流體熊制作課堂中,參與者們挑選自己喜愛的顔色,将顔料傾倒在小熊上,看着色彩在小熊身上自由流動,形成獨特的圖案,感受到了色彩變化帶來的視覺享受。

在沙畫體驗課上,小朋友們用細膩的沙子在畫闆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沙畫的流動性和易變性讓大家在創作中不斷嘗試和探索,每一次的嘗試都帶來了新的驚喜。

在石膏娃娃塗色課上,參與者們選擇了各式各樣的石膏娃娃模型,用手中的畫筆為它們塗上五彩斑斓的顔色。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活動結束後,參與者們紛紛表示,通過這些創意手工藝術活動,他們不僅釋放了壓力,還獲得了成就感和滿足感。通過手工藝術體驗,大家不僅找到了解壓的新方式,也發現了生活中的美好,讓青年們在忙碌之餘,能夠享受到藝術帶來的快樂和甯靜。

8月9日,實踐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精心設計并開展了一堂生動的“小小科學家”—親子化學小課堂。本次課堂邀請青年家長們帶領孩子們共同體驗化學的奇妙。

活動由實踐團通城縣本地成員何沁主持,課堂圍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趣味化學開展現象科普,一共分為“藍海浮沉”、“瓶子吞吐雞蛋”、“大象牙膏”三堂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廚房裡油鹽醬醋可以發生什麼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嗎?”成員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蘇打、醋、和食用油等生活中常見用品,用最通俗易懂的講解,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個趣味橫生的科學小實驗,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看着哥哥姐姐們的操作和演示,争先恐後的舉起小手參與實驗;變換的顔色、上升的氣泡、噴湧的泡沫……觀察到奇妙的化學變化,小朋友們圍繞在講桌旁,好奇的提出各種問題,實踐團的同學們耐心細緻的講解着各種現象的化學原理,熱烈而愉快的氛圍充滿課堂。

活動結束後,家長們紛紛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極大的激發了兒童對科學的興趣,并且加深了親子間的默契與歡樂,是一場知識和情感的完美結合的活動。大手牽小手,實踐團成員用趣味的方式科普化學,貢獻着化藥學子的青春力量。

此次活動同學們精心策劃、用心準備,寓教于學、寓文于課,用“專業所能”精準回應“青年所需”,用專業知識為激發青年向上向善精神風貌注入新活力。

助力鄉村文化 發揚志願精神

8月10日,正值浪漫七夕,2024年通城黃龍山首屆帳篷露營季在麥市鎮黃龍山盛大召開,為助力鄉村文化發展,發揚志願者精神,更好地服務廣大遊客和村民,化藥學院“曜研”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投身通城縣團委組織的志願者活動中,用青年的青春朝氣為此次帳篷節增加别樣的色彩。

為更好的提高服務意識,規範工作态度,志願活動開展前期,大家積極參加了通城縣團委召開的志願培訓會議。縣團委辦公室幹部朱澄龍在會議上強調了志願者安全和紀律問題,并就志願者們提出的疑問進行了詳細解答,為後續志願活動順利開展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

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實踐團和團縣委的志願者們分為三個小組進行破冰活動,迅速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同時實踐團也與當地的志願者們交流溝通,仔細了解當地風土人情,以便于志願服務更加順利地進行。

志願服務正式開始之後,大家自覺聽從領隊安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服務,活動期間,用實際行動,以積極的工作态度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充分地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協助主辦方做好地面清掃、垃圾撿拾、嘉賓席桌椅整理和秩序維護等服務,為參與活動的遊客們提供更加完美的露營體驗。

此次志願服務活動發揚了志願者的奉獻精神,樹立了時代新風氣,成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有效載體。“曜研”研究生社會實踐團的志願者們用心、用情搞好服務,切實增強青年的幸福感與歸屬感,為通城的發展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内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彙在事業追求中。”通過此次通城之旅,實踐團成員們深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奮鬥是青春最靓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化藥研究生學子将在實踐中不斷錘煉提升自我,勇于承擔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審核 周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