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首頁  >  學工在線  >  思政教育  >  正文
青春溫暖基層 實踐緻敬家鄉:化藥學院“星火”團隊打造“互聯網+”智慧基層工作社會實踐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0-09-02 點擊數:

通訊員 李茜 沈霁月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錘煉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建立完善“三全育人”體制機制,2020年8月,77779193永利官网組建“星火”團隊,引導學院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參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相關工作,了解國情民情,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本次實踐活動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有序開展,學院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社會實踐新模式,以“不忘初心,‘星火’相傳”為主題,采用線上雲端方式,針對大學生防疫期間居家學習的具體情況,采取“實習實訓”方式,探索開展返家鄉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團隊成員根據不同地方、不同崗位需求來服務基層,地方涵蓋了湖北、河北、甯夏、内蒙古等地,就基層黨建工作、基層鄉村建設、精準扶貧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圖1實踐團成員展開實踐布置會

活動前期,學院采取“雲組隊”形式,利用互聯網多次召開實踐布置會、中期讨論會、成果彙報會,加強過程監管和指導。實踐團隊長季凱結合自己參加社會實踐的經驗給成員們分享實踐感悟,提供實踐思路,強調安全保障,講解文稿撰寫及視頻拍攝要點。

強化黨建引領,紮根基層服務

基層黨組織是聯系服務群衆的行動者,是宣傳教育群衆的實施者,是組織凝聚群衆的實踐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隻要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個共産黨員都有強烈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都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我們黨就會很有力量,我們國家就會很有力量,我們人民就會很有力量,黨的執政基礎就能堅如磐石。”

實踐團成員回藝、聶木子分别在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宣傳部、楊林市鎮大河北村黨建助理崗開展社會實踐。從社區資料整理、基本信息核對、人口普查調研、輿情信息收集等細小工作做起,積極配合社區完成基層黨建工作,同時參與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鄉村振興戰略文章,結合各基層實際情況,了解分析現階段家鄉振興舉措、技術轉型和綜合發展等相關問題。

圖2實踐團成員聶木子填寫黨務工作日志

圖3實踐團成員回藝參加郭呂木村黨支部8月主題黨日活動

實踐期間成員們還參觀了當地曆史博物館、抗日戰争紀念館等地,重溫曆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新時代下,面對疫情和國際形勢的種種挑戰,我們要奮勇向前,牢記老一輩革命家的曆史使命與曆史責任,把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學習奮鬥的具體目标結合起來,用實際行動诠釋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圖4實踐團成員回藝參觀林東村抗日戰争紀念館

緻力精準扶貧,服務家鄉發展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了“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的重要指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決定性成就。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實踐團成員盧康康、陳耀宗着重關注家鄉精準扶貧政策實施和扶貧成果,分别在湖北省孝昌縣小悟鄉橋灣村委會、内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庫聯村精準扶貧崗位開展實踐活動。

湖北省孝昌縣小悟鄉橋灣村地處山區,近幾年在扶貧政策的推動下,全村居民生活條件有所改善。盡管如此,由于勞動力的缺乏和山區信息網絡的滞後,仍存在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夏天,橋灣村村委會集體對全村住房信息進行統計采集,着重排查舊房、危房信息,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房屋問題。2020年7月25日—8月14日,盧康康配合村委會完成了此項工作,共計統計完善了468間房屋信息,1588人的個人信息采集工作。其中着重對貧困戶危舊房信息進行了數據采集和改造規劃。

圖5實踐團成員盧康康在貧困戶家中進行房屋信息采集登記工作

與此同時,實踐團成員陳耀宗在家鄉實地感受到了精準扶貧下的巨大變化。内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庫聯村原是當地的貧困村,道路泥濘,土房錯落。在近幾年扶貧政策下,從鄉村基礎設施完善開始,修道路改住房添保障,村子面貌煥然一新。陳耀宗在與脫貧戶的交談中了解到,大庫聯村村委會針對各個貧困戶采取對應的舉措,從基本生活保障出發,全面引導村民脫貧緻富。修道路保障貿易交通順暢,引技術提供技術服務,拟政策防止脫貧居民反彈,切實讓村民們感受到強有力的國家精準扶貧政策。

圖6大庫聯村舊房屋面貌(左)和新房屋面貌(右)

關注防疫防汛,推進社區建設

2020年是被載入史冊的英雄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華民族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面對疫情,湧現出一批批最可愛的人,“最美逆行者”、“光頭護士”等等,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一堂課。六月以來,全國多地連日暴雨,洪澇地質災害頻發,全國各地迎來了新的挑戰。在防汛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勢下,以社區為單位的防控工作成為了最為有效的舉措,基層社區成為了這場戰争中的主力軍。

“星火”團隊實踐團成員陳子媛、李睿媛、劉宇、宋子興和黃露露暑假期間也成為了家鄉社區基層服務者的一員。李睿媛、劉宇分别服務于湖北省武漢市國營九六零三廠、湖北省随州市廣水市十裡街道辦事處基層治理崗。從社區進出口登記,重點對象體溫排查,社區全面日常消毒等等,看似常态化的工作,卻一點也不能馬虎。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為了社區居民的安全,成員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李睿媛所在社區為疫情志願者重點小區,進行信息登記和志願者獎勵發放工作;劉宇所在鄉村受到了洪澇的影響,部分村民的房子被洪水泡漲坍塌,他跟随社區主任一起實地調研房屋現狀并對居民做好安撫工作以及後續房屋改造工作。聶木子對基層工作者聶醫生進行了采訪,疫情期間他每天堅持對老百姓進行體溫檢測和心理疏導,義無反顧地堅守在抗疫第一線。疫情高峰過後聶醫生也沒有絲毫松懈,配合社區進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宣傳和防控工作。疫情就是戰争,防汛就是任務,新時代的我們雖不會像老一輩革命家們一樣抛頭顱灑熱血,卻依然有着不一樣的堅守。

圖7 實踐團成員李睿媛進行疫情期間下沉志願者信息整理工作

圖8實踐團成員聶木子采訪抗疫抗洪醫生聶正高

圖9實踐團成員劉宇參與村委會會議解決房屋問題及“小微水體”改造工作

疫情防控的同時,社區其他相關事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實踐團成員陳子媛、黃露露分别在湖北省宜昌市樵湖街社區、福建省龍岩市東門大街社區委員會開展基層活動。“樵安講堂”是實踐團成員陳子媛所在社區的日常活動,8月7日以“禁毒”為主題的樵安講堂順利開展。此次活動面向全體社區尤其是青少年普及了毒品的相關信息,主講人通過講述自己繳毒禁毒的故事以及毒品的危害,引導社區青少年遠離毒品。活動結束後陳子媛還和居委會一起走進社區開展禁毒宣傳。

圖10實踐團成員陳子媛與“樵安講堂”參與人員合影

與其他成員不同的是,宋子興選擇了從另一個角度服務自己的家鄉,那就是攝像機鏡頭。宋子興從社會實踐開始就成為了淳安縣融媒體中心的一名實習新聞記者,從剛開始的“一知半解”到後來“獨當一面”,學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通過攝像機鏡頭,将焦點關注在“疫情下的煙火人間”、“最美鄉村建設”、“綠水青山中的農創客”等人們關注的話題上,也知曉了更多淳安縣背後的故事。通過短短一個月的實習,除了業務能力上的提升,他對淳安縣的疫情防控措施、精準扶貧舉措、最美鄉村建設和人民生活保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共計拍攝記錄了16部視頻,視頻作品同時在學習強國、中國藍新聞和淳安新聞播出。

圖11 實踐團成員宋子興(左一)在淳安縣千島湖鎮汪宅村茂畈自然村拍攝記錄疫情下複工複産,青年幹部親上陣助力農副産品供銷淘寶直播活動

圖12 實踐團成員宋子興所攝視頻在浙江台、淳安台以及學習強國平台新聞報道的部分畫面

 

關愛留守兒童,共繪七彩假期

留守兒童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一直被大家廣泛關注着。疫情之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心理健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成年人不同,兒童日常生活的規律被打亂,身邊沒有了陪同的夥伴和學校生活,往往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産生一定的影響。

在此次返家鄉社會實踐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呂明陽和王豔武将焦點放在了留守兒童這個弱勢群體上,分别在甯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青山鄉人民政府、湖北省洪湖市龍口鎮人民政府青少年服務崗位任職。呂明陽擔任臨時團支部書記一職,實踐期間負責開展團支部“七個一”活動,組織開展了一次“傳承紅色基因•彙聚青春力量”主題團日活動、一次團支部内部特色文體活動、一次下鄉走訪調查建檔立卡貧困戶活動、一次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活動、一次消防自救知識宣傳活動、一次留守兒童關愛活動。

圖13 實踐團成員呂明陽走進社區關愛留守兒童

2020年8月10日-23日,77779193永利官网許志偉志願服務隊與甯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青山鄉團委開啟校地合作,攜手關愛鹽池縣青山鄉留守兒童。37名志願者通過連線當地幫扶兒童,以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為出發點,努力豐富學生暑期生活,拓寬視野,積累知識,充實文化底蘊,豐富精神生活,寓教于樂,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的“七彩假期”。此次志願服務活動得到了青山鄉團委的高度重視,希望能與學院長期開展校地合作,全縣推廣,并向77779193永利官网許志偉志願服務隊授牌。

圖14 實踐團成員呂明陽作為代表接受縣團委對77779193永利官网團委授牌

實踐團成員王豔武在湖北省洪湖市龍口鎮人民政府協助開展了希望家園活動并擔任志願老師。通過線上方式了解了留守兒童家庭境況和志願服務信息,并對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做了進一步更新。

圖15 實踐團成員王豔武在希望家園活動中授課

本次社會實踐聚焦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深入的社會實踐,讓學生深刻領會新思想的科學内涵和實踐偉力。實踐内容涵蓋了黨建服務、基層社區管理、精準扶貧和關愛青少年等具體内容,覆蓋面廣實踐内容實。學院堅守實踐育人初心,将“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愛國主義教育重要途徑引導大學生了解當地發展,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審稿:周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