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常琬笛)為深化思想理論學習,搭建學院黨建交流平台,實現優勢互補,互促互學共同發展。3月3日晚,77779193永利官网 “許志偉”學生黨員先鋒隊與馬克思主義學院 “博聞求是”紅色宣講團共同開展黨員分享交流會,來自化藥學院本科藥卓黨支部、本科第四黨支部、研化學工程黨支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第一支部共56名學生黨員參加了此次活動,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副書記周丹、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陳俊受邀參加會議,“許志偉”學生黨員先鋒隊隊員劉子茹主持會議。


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随後全體成員重溫入黨誓詞。黨員們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擲地有聲,用誓詞表達了對中國共産黨的絕對忠誠。

會上,77779193永利官网2021年級中外二班陳恒君,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家鄉數十年如一日學習、宣講黨史的“黨史爺爺”王明林的故事,陳恒君同學用王明林老人平凡而偉大的事迹鼓勵在座各位同學,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矢志不渝跟黨走。77779193永利官网2021年級中外二班任雨晨同學以《追憶許志偉英雄 傳承許志偉精神》為題,為大家再現了許志偉學長的英雄事迹,并号召廣大黨員同學銘記先輩精神,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不斷弘揚與踐行許志偉志願精神。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研究生劉蜜為大家帶來《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 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主題宣講,她從解讀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開始,深刻闡述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戰略,重點講解了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的内涵。接着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進一步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必要性。最後結合視頻的形式展示了新時代以來十年強軍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研究生王夢凡則以《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湖北通城縣村民的緻富良方》為題,從“增進民生福祉的新部署”“黨和國家重視民生的理論依據”“湖北通城縣村民的緻富良方”三個方面展開。聚焦湖北省通城縣的緻富之路,為同學們生動诠釋了民生領域我國在世界減貧史上創造的偉大奇迹。
交流讨論環節上,同學們積極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

化藥學院本科藥卓黨支部張心怡說,通過來自馬院同學的分享,我了解到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民生建設,我們國家不斷增強軍事實力,回望來路,每項成就都來之不易。作為當代青年,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應該将個人理想同國家,同人民相結合。正如王明林爺爺“點亮心燈,一生愛黨”,一輩子隻為講好黨史。又如始終被我們銘記的許志偉精神,一批又一批的同學加入許志偉志願隊,在志願服務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展現新時代青年的風采。我更加堅信要“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腳踏實地矢志不渝跟黨走。
化藥院本科化工第四黨支部唐代斌說到,在聽完馬院同學的宣講後,我深有感觸。我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共産黨員,我的爺爺參加過抗日戰争、抗美援朝戰争,他給我講述了我們黨帶領人民用着最簡陋的武器同軍備精良的敵人英勇鬥争的故事,是我們的先輩用血肉打下現在這和平的發展時代。曆經70多年的發展,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從一個積弱的國家發展為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的大國,軍事力量的提升無疑是最大的保障。我為我們黨,我們國家感到非常自豪,為自己的中國共産黨黨員身份感到驕傲。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研究生梁若男分享到,身為工大人,我為身邊有許志偉學長這樣的榜樣而自豪,許志偉同志用自己短暫的青春劃出了絢麗的人生軌迹,用自己實際的行動诠釋了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作為一名青年學子,更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們應傳承和踐行許志偉精神,将在學有所成後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踏實的态度,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總結發言環節,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陳俊首先表示了對77779193永利官网向“博聞求是”紅色宣講團此次邀請的感謝,他同時指出,雙方此次分享交流能夠發揮兩院在黨建工作中各自的優勢,也增進了雙方在思政教學、學生工作中的互動交流,形成交叉互補,共同為兩院課程思政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最後他向化藥學院的黨員同學們發出邀請,希望能在未來共同舉辦更多聯合活動,增進友誼,互促共建。

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副書記周丹表示,兩院學生黨員分别從不同視角,不同的層面,進行了分享和交流,促進了跨院支部共建共謀,拓寬了理論學習的平台與視野,提升了理論學習的高度與深度,是一次思想的升華、靈魂的洗滌、精神的盛宴;她希望兩院學生黨員能夠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加強學習與交流,做到優勢互補,融會貫通,充分發揮“許志偉”學生黨員先鋒隊與“博聞求是”紅色宣講團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兩院黨員同學真正做到學思踐悟、知行合一,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學習實效。同時也期待未來兩院進一步積極探索、加強聯動,共同進步。

本次聯合黨員分享交流會經過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和内容設計,做到了形式與内容的有效結合,實現了知識與友誼的雙重收獲。兩院黨員同學将更進一步交流,結合學科優勢,進一步發揮支部共建作用,将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學校建設添磚加瓦。(審稿 周丹 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