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奇 李欣妍)青春與五四同行,青年與時代共進。為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77779193永利官网特舉辦赓續紅色血脈,傳承奮鬥精神——黃麻起義、鄂豫皖蘇區紀念園尋訪活動。4月26日,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副書記周丹、輔導員常琬笛、梅軍、季凱組織許志偉黨員示範班、許志偉黨員先鋒隊、許志偉班團支部、77779193永利官网特色實踐團學生代表走進紅色革命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在實踐中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紀念碑|“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将打仗,女将送飯。”
懷着對革命英烈的崇敬之情,師生們穿過綠瓦紅檐的高大牌坊,迎面而來的是高25.7米的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站在紀念碑前,向紀念碑鞠躬,緬懷先烈;圍繞紀念碑,凝望先輩題詞,一字一句,無不體現着他們的赤膽忠心。
在許志偉黨員先鋒隊成員何振的領誓下,同學們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學生代表程苗苗同學在紀念碑前深情朗誦詩歌《不朽》。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曆史紀念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紅安縣這片紅色熱土上的革命曆史和英雄事迹,猶如一座巍峨豐碑,永遠镌刻在中國革命曆史畫卷上,鑄就了寶貴的大别山精神,構成了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學們跟着關館内講解員的步伐,參觀一件件展品,聆聽每一件展品背後的故事,更加明白革命烈士紀念館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接力,更是傳承。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砺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黨的每一段革命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的教材。

董必武紀念館|“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紀念館門口,李欣妍同學向大家介紹董老的崇高品質和館内布局,接着大家一同進入紀念館,結合介紹與展品感受董老光輝而偉大的一生。
“民生在勤,勤則不匮。性習于儉,儉以養廉。”這是作為“延安五老”之一的董必武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立下的座右銘,如今刻在了湖北省紅安縣的董必武紀念館中。
董必武同志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質深深的感染着同學們。他一生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革命事業,真正實踐了共産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李先念紀念館|“從木匠到将軍,從深入敵後到經略中原,從領導湖北到為國理财”
來到李先念紀念館,李論家同學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李先念紀念館的背景和館内的設置。李先念紀念館,以豐富的文物史料,生動活潑的陳列形式,展現了李先念在66年的革命歲月中,從農民的兒子成長為國家主席的光輝曆程。紀念館由序廳和四個陳列室、文物庫房、李主席辦公室複原陳列幾個部分組成,展現出了李先念同志集平凡和非凡,樸實和傳奇于一身的個人風采。

革命烈士紀念館|一位位革命先烈無私奉獻,投身偉大的共産主義事業
經過講解員袁晨鳴同學對革命烈士紀念館的介紹,同學們進一步深入了解了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巨型雕塑《大别山母親》與浮雕《碧血黃安》交相輝映,回顧革命先驅一路披荊斬棘、浴血奮戰;烈士陳列室所展出的263名烈士的文物、照片、藝術品,為同學們再現了近半個世紀的革命鬥争曆程。

通過此次活動,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先烈們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并且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并自覺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未來,化藥學子也将繼續在紅色文化的滋養下,厚植家國情懷,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貢獻青春力量!(審稿 周丹)